浏览器标识 User-Agent 为什么总是 Mozilla 字符的原因

当你查看网站日志或其他浏览器数据时,你是否会奇怪标识浏览器身份的 User-Agent 怎么每个都有一样的 Mozilla 字符,尽管你可能使用的是各不相同的浏览器,依然如此。这是为什么呢?

下面让我们慢慢道来,说故事最初的主角叫 NCSA Mosaic,简称 Mosaic(马赛克),是1992年末位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(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,简称 NCSA)开发并于1993年发布的一款浏览器。它自称“ NCSA_Mosaic/2.0(Windows 3.1)”,Mosaic 可以同时展示文字和图片,从此浏览器变得有意思了。

Mozilla/5.0 (Windows NT 6.1; WOW64) AppleWebKit/537.36 (KHTML, like Gecko) Chrome/27.0.1453.94 Safari/537.36
Mozilla/5.0 (Linux; U; Android 4.1.2; zh-tw; GT-I9300 Build/JZO54K) AppleWebKit/534.30 (KHTML, like Gecko) Version/4.0 Mobile Safari/534.30
Mozilla/5.0 (Windows NT 6.1; WOW64; rv:20.0) Gecko/20100101 Firefox/20.0
Mozilla/5.0 (compatible; MSIE 9.0; Windows NT 6.0; Trident/5.0)

不同浏览器显示相同的浏览器标识符号 Mozilla

然而很快就出现了另一个浏览器,这就是著名的 Mozilla,中文名称摩斯拉。还流传一种说法是 Mozilla = Mosaic + Killer,意为 Mosaic 杀手,也有说是 Mozilla = Mosaic & Godzilla,意为马赛克和哥斯拉,而 Mozilla 最初的吉祥物是只绿色大蜥蜴,后来更改为红色暴龙,跟哥斯拉长得一样。

但 Mosaic 对此非常不高兴,于是 Mozilla 更名为 Netscape,也就是大家最开始熟知的网景。Netscape 自称 “Mozilla/1.0(Win3.1)”,事情开始变得更加有趣。网景支持框架(frame),由于大家的喜欢框架变得流行起来,但是 Mosaic 不支持框架,于是网站管理员开始探测 user-agent,对 Mozilla 浏览器就发送含有框架的页面,而对非 Mozilla 浏览器就发送没有框架的页面。

后来网景拿微软寻开心,称微软的 Windows 是“没有调试过的硬件驱动程序”。微软很生气,后果很严重。此后微软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,这就是众所周知的 Internet Explorer,并希望它可以成为 Netscape Killer。IE 同样支持框架,但它不是 Mozilla,所以它总是收不到含有框架的页面。微软很郁闷很快就沉不住气了,它不想等到所有的网站管理员都了解 IE 并给其发送含有框架的页面的时候了,所以选择宣布 IE 是兼容 Mozilla 的,并且模仿 Netscape 称IE为 “Mozilla/1.22(compatible; MSIE 2.0; Windows 95)”,于是 IE 就可以收到含有框架的页面了,所有微软的人都爽了,但是网站管理员开始晕了,从 user-agent 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。

因为微软将 IE 和 Windows 捆绑销售,并且把 IE 做得比 Netscape 更好,于是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爆发了,结果是 Netscape 以失败退出历史舞台暂时结束,微软更加高兴了。但没想到 Netscape 居然以 Mozilla 的名义重生了,并且开发了 Gecko,这次它自称为 “Mozilla/5.0(Windows; U; Windows NT 5.0; en-US; rv:1.1) Gecko/20020826”。

浏览器标示符Mozilla

Gecko 是一款很出色的渲染引擎。Mozilla 后来又变成了 Firefox,并自称 “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5.1; sv-SE; rv:1.7.5) Gecko/20041108 Firefox/1.0”。Firefox 性能更加出色,Gecko 也开始攻城略地,其他新的浏览器使用了它的代码,并且将它们自己称为 “Mozilla/5.0 (Macintosh; U; PPC Mac OS X Mach-O; en-US; rv:1.7.2) Gecko/20040825 Camino/0.8.1”,以及 “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5.1; de; rv:1.8.1.8) Gecko/20071008 SeaMonkey/1.0”,每一个浏览器都将自己装作 Mozilla,并且它们全都使用 Gecko。

Gecko 很出色,而 IE 却完全跟不上它的步伐,因此 user-agent 探测规则变了,使用 Gecko 的浏览器被发送了更好的代码,而其他浏览器则没有这种待遇。Linux 的追随者对此很难过,因为他们编写了 Konqueror,它的引擎是 KHTML,他们认为 KHTML 和 Gecko 一样出色,但却因为不是 Gecko 而得不到好的页面,于是 Konqueror 为得到更好的页面开始将自己伪装成 “like Gecko”,并自称为 “Mozilla/5.0 (compatible; Konqueror/3.2; FreeBSD) (KHTML, like Gecko)”。自此 user-agent 变得更加混乱。

这时更有脑洞大开的 Opera 浏览器跳出来说“毫无疑问,我们应该让用户来决定他们想让我们伪装成哪个浏览器。”于是 Opera 干脆创建了菜单选项让用户自主选择让 Opera 浏览器变成 “Mozilla/4.0 (compatible; MSIE 6.0; Windows NT 5.1; en) Opera 9.51”,或者 “Mozilla/5.0 (Windows NT 6.0; U; en; rv:1.8.1) Gecko/20061208 Firefox/2.0.0 Opera 9.51”, 又或者是 “Opera/9.51 (Windows NT 5.1; U; en)”,是不是无语了。

后来苹果开发了 Safari 浏览器,并使用 KHTML 作为渲染引擎,但苹果加入了许多新的特性,于是苹果从 KHTML 另辟分支称之为 WebKit,但它又不想抛弃那些为 KHTML 编写的页面,于是 Safari 自称为 “Mozilla/5.0 (Macintosh; U; PPC Mac OS X; de-de) AppleWebKit/85.7 (KHTML, like Gecko) Safari/85.5”,这进一步加剧了 user-agent 的混乱局面。

因为微软十分忌惮 Firefox,于是 IE 重装上阵,这次它自称为 “Mozilla/4.0 (compatible; MSIE 8.0; Windows NT 6.0) ”,并且渲染效果同样出色,但是需要网站管理员的指令它这么做才行。

再后来,谷歌开发了 Chrome 浏览器,Chrome 使用 Webkit 作为渲染引擎,和 Safari 之前一样,它想要那些为 Safari 编写的页面,于是它伪装成了 Safari。这样就形成了 Chrome 使用 WebKit ,并将自己伪装成 Safari,WebKit 伪装成 KHTML,KHTML 伪装成 Gecko,最后所有的浏览器都伪装成了 Mozilla 的局面,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浏览器的 User-Agent 里都有 Mozilla 字符的原因。Chrome 自称为 “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5.1; en-US) AppleWebKit/525.13 (KHTML, like Gecko) Chrome/0.2.149.27 Safari/525.13”。

因为以上这段历史,现在的 User-Agent 字符串变得一团糟,几乎根本无法表达它最开始的意义。追根溯源,微软可能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,但后来每一个人都在试图假扮别人,最终把 User-Agent 搞得混乱不堪。

最后来一句话总结:因为网站开发者可能会因为你是某浏览器(这里是 Mozilla),所以输出一些特殊功能的程序代码(这里指好的特殊功能),所以当其它浏览器也支持这种好功能时,就试图去模仿 Mozilla 浏览器让网站输出跟 Mozilla 一样的内容,而不是输出被阉割功能的程序代码。各家都为了让网站输出最好的内容在自己这,就都试图假装自己是 Mozilla 一个已经不存在的浏览器!

附:各大浏览器诞生年表

1993年:Mosaic

1994年:Netscape

1994年:Opera

1995年:Internet Explorer

1996年:Kongqueror

2002年:Firefox

2003年:Safari

2008年:Chrome

 

 

转载请注明链接地址:荐爱小站 » 浏览器标识 User-Agent 为什么总是 Mozilla 字符的原因

赞 (0) 赏 !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吧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